2024年6月25日,由中共慈溪市委社会工作部、中共桐乡市委社会工作部主办,我校与慈溪市社会工作协会、桐乡市微光社会服务发展中心共同协办的“产教融合 城际联动”——慈溪、桐乡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系列活动在我校图书馆顺利开展。
上午,中共慈溪市委社会工作部徐键副部长、中共桐乡市委社会工作部沈利敏副部长、我校副校长张鹏飞及督导班成员共计40余人齐聚开班仪式现场。开班仪式由我校社会工作专业主任李旭主持。
张鹏飞副校长致欢迎辞。他首先代表学校向所有参会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他认为,社会工作作为基层社区治理的重要参与力量,社会工作人才质量直接关系到社会治理现代化能否顺利实现。开办社会工作专业的高等院校承担着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重要职责,学校将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与地方党委、政府、社区及社会工作机构等携手共进,着力深化校地合作、产教融合,培养适合社会治理现代化发展的实践型、应用型人才。
徐键副部长作联合主办方致辞。她指出在市委社会工作部的成立及浙江省提出的三支队伍建设部署大背景下,体现了党委和政府对社会工作人才的重视,未来社会工作者大有可为。随后她希望本次督导班学员努力提高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未来学以致用为社区和居民提供更加专业贴心的服务。
沈利敏副部长指出提升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水平是新组建的社会工作部的一项重要职能,社会工作督导培养也是其中关键一环,为此搭建了此次学习交流的平台。希望学员能够充分运用所学,未来在基层治理和不同的服务领域中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探索具有创新型和实践性的社会工作服务项目。
随后,李旭老师向督导班学员介绍了督导班的背景及三天培训安排,并向学员征集了学习期待。学员们纷纷表示希望通过案例分享和小组讨论提升理论知识和服务能力。
下午,在社会治理及社会工作专业发展论坛上,我校社会工作专业建设委员会主任委员许义平教授结合社会工作部成立的大背景,他提出要建构社会工作本土化话语体系,思考基层治理变革对社会工作的影响,用整体思维思考社会工作未来发展方向。
万里学院江华锋教授指出在大社会工作背景下我国社会工作将面临服务对象、服务领域、服务效能、专业地位、供给主体、学科形态等的全面转型。这一深刻的转型过程将伴随如何坚持社会工作的专业自主性以及新形势对社会工作专业能力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管理协调机制、激励保障机制、社会工作国际化等带来的各种挑战。因应新征程新使命,推进社会工作转型的目标是加快构建社会工作新发展格局:基于社会工作的本质定位社会工作与大社会工作的关系;加快构建中国社会工作自主知识体系;推动专业社会工作与本土社会工作的互构;以社会工作能力建设与人才培养为抓手;发挥党的领导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
浙江树人大学社会工作系副主任孙凌寒老师围绕精神健康领域的实践和研究展开,他从精神健康现今面临的问题切入,介绍了其在机构探索的精神健康社会工作实务发展历程,而后从实务出发阐述了对整合社会工作服务发展的启示和建议。
台州市现代公益组织研究与评估中心执行主任陈苔芸博士分享了自己的求学工作经历及机构实践探索。而后结合台州社工学院打造培训平台、研究平台、实践平台及赋能平台的设计及台州市依托名家工作室培育本土专职社区工作人员的实践探索,陈博士深入阐述了对社会工作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与此同时6月25日至27日,由我院社会工作教研室与慈溪市社会工作协会、桐乡市微光社会服务发展中心围绕两地学员的学习需求精心筹划三天两夜社会工作者赋能培训也顺利结班。培训班特邀浙江工商大学彭何芬副教授、万里学院毛伟副教授前来授课,培训课程从《社会工作伦理价值观》、《自我认识与专业成长》再到《社会工作实务方法》、《社会工作督导》、《社区治理与社区工作》,使培训学员系统的学习了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有效的整合了个人实务经验,提长专业技能。
此次活动的圆满举办,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在政府、高校及社工机构多方联动共同推进产教融合、城际联动层面提供了新的探索和经验。